认识自闭症
  • 信息来源:
  • 作者:myadmin
  • [发布时间:2019-04-10 16:48:07]

 

孤独症是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亚型,是起病于婴幼儿期严重的慢神经精神障碍。临床上多在3岁以前起病,以人际交往和语言发育障碍、兴趣狭窄及行为方式刻板为主要表现。目前该病的病因不确切,缺少可靠的药物治疗,整体预后较差,教育和训练已经成为目前国际上最为广泛接受的治疗方法。音乐治疗是新兴的边缘学科,它以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运用音乐特有的生理、心理效应,使求治者在音乐治疗师的共同参与下,通过各种专门设计的音乐行为,经历音乐体验,达到消除心理障碍,恢复或增进心身健康的目的。通过情绪、行为及思想观念上产生的改变,使他能对环境有更强的适应性,并得到心理成长,获得成功的人生体验,从而提高生活质量。目前,音乐治疗在孤独症的治疗中日益受到重视,也偶见报道,但缺少具体的操作指导原则,不利于广泛的推广。作者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总结了孤独症音乐治疗的临床操作指导原则。
1  孤独症音乐治疗临床表现及具体指导原则
     1.1  适应接受期  大部分患儿对音乐治疗的新环境表现出极度的漠视,一个人在椅子上静静地坐着,不理睬周围的环境和事物。有的患儿对新环境没有陌生感,依然重复着特殊的行为方式,如在室内不停地来回走动,转圈,或者拿着某个物品不离手地摆弄。少部分患儿对最初的音乐治疗环境表现出抵触情绪,拒绝在陌生的环境里停留,表现出强烈的哭闹、尖叫。经过一段时间或几次治疗后,当患儿发现治疗师和陌生的环境对其本人并没有伤害时,他会渐渐接收这个环境。大部分患儿可以被五颜六色的打击乐器所吸引,但他们不会正确地操作,只会用简单的方法制造出声音,有的则满足于制造巨大的声响,或者钟情于某个乐器而抓握在手中不肯放下。即使治疗师努力地去教他如何操作,只有少数症状较轻的患儿才能较快学会。大部分患儿可以接受在背景音乐下进行活动,但大多数对音乐的存在无动于衷,少数表现出被音乐吸引的状态,表现为时而安静的倾听和特殊的表情。经过一段时间后,治疗师可以发现患儿所喜欢的乐器,所喜爱和感兴趣的背景音乐。
治疗原则:①帮助儿童熟悉音乐治疗的环境,使其接受在背景音乐下进行活动的治疗方式。②发现儿童感兴趣的乐器、音乐曲目。③帮助患儿熟悉并尽可能掌握一些打击乐器的操作。这一阶段的主要目的是让患儿接触音乐治疗的各种元素,建立治疗师和患儿间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
    1.2  音乐体验感悟期  在建立了患儿和治疗师之间相互信任的关系后,孩子一般就不会抵制音乐活动了,虽然他们尚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情绪,有时也会有发脾气和暴躁的表现,但是从内心里他们还是接受这个活动的。有的患儿会用目光偷偷的观察治疗师配合背景音乐的演奏。症状较轻的患儿会有意识的观察并模仿治疗师的活动。治疗师和孩子也可以有身体和目光上的偶尔接触。当患儿熟悉或喜欢的曲目出现时,他们往往会有很兴奋的表现,对于喜爱的乐器也乐于操作。音乐似乎可以作为一种手段在患者和医生之间进行交流和沟通。
治疗原则:①治疗师运用不同的打击乐器配合背景音乐进行演奏,所挑选的乐曲要节奏鲜明,所运用的乐器要音色分明。②密切观察患儿的反映,一但其对音乐治疗做出合理的反应,则应立即给予奖励。③积极引导患儿运用打击乐器来模仿治疗师配合背景音乐的演奏。④不阻止患儿运用乐器配合背景音乐自发性、创造性的演奏,不要求其对治疗师的完全模仿。通过治疗师配合背景音乐的演奏,帮助儿童理解音乐的感情色彩,理解治疗师是在运用打击乐器的不同属性和节奏配合背景音乐在进行演奏。与患儿建立进一步的信任关系。
    1.3  主动交流期  此阶段患儿已经熟悉了治疗环境和治疗师的治疗手段,已经接受了治疗师通过音乐所传达给他们的信息。大多数患儿都急迫地盼望着每次的治疗过程。此时患儿对音乐曲目和打击乐器已经有了明显的偏好,他们会以行动来表示他的偏好,例如他们会主动更换背景音乐曲目的碟片、选择特定的乐器进行演奏等等。他们也会更加密切的观察治疗师的活动,也会有更加主动的目光和身体接触。有时候他们有试图控制治疗局面的行为举动,对于治疗师某些不符合他们意愿的举动会主动加以阻止。有时会自发的哼唱熟悉曲目的旋律。他们比以往更加关注自己和治疗师之间治疗活动的协调性,有时会有主动的沟通交流行为。
操作原则:①在乐器和乐曲的选择上更加尊重患儿的喜好。②在治疗过程中更多地发挥患儿的主动性,引导他们来控制治疗的过程。③密切观察患儿的表现,积极配合患儿的主动表现及意图。充分发挥患儿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体会到音乐治疗的快乐,使他们乐于用音乐和周围的事物进行交流,也能够较正确的表达他们的意图和想法。让患儿体会到交流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1.4  群体活动交流期  这是一个较难达到的阶段,对于大多数孤独症的患儿来说,他们的语言及社会交往能力存在着终生的障碍。能够让他们和较多的伙伴共同围绕同一个主题进行活动需要经过终生的治疗、训练和教育。治疗师可以尝试循序渐进的使参与活动的人数由少到多逐渐增加,通过集体音乐活动来增加患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操作原则:同上一个阶段。通过音乐活动使患儿学会和其他人进行交流的手段和方式,体验交流成功的快乐。
 
 
总之,运用音乐疗法治疗孤独症,疗效确切,操作得当无副作用。治疗的重点首先在于患儿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广泛兴趣的培养,在此基础上才能进一步有语言能力的进步。音乐治疗是一项涉及心理和行为的治疗方式,临床操作中必须灵活掌握,不可拘泥于固定的模式,尤其是面对孤独症的儿童,存在交流上的困难,就更需要很大程度上的耐心和爱心。当治疗活动遭到患者抵制时,且不可强行进行,一定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找到新的突破口。引导儿童建立模仿行为是进一步治疗的关键所在,也是各方面学习能力提高的基础。如果能够同时运用音乐治疗的其他技术方法则可以使治疗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激发患儿的学习兴趣。同时配合结构化训练和ABA训练等方法则效果更加明显。根据作者的临床经验,按照每周1至2次的频率进行治疗,轻型孤独症患者的疗效较好,可以在1个月内见效,重度孤独症患者的治疗周期则较长,一般需要数月才可以起效。此方法不但适用于孤独症的治疗,同样适用于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精神发育迟滞、老年性痴呆、帕金森病的治疗。

本文来源:北京孤独症康复中心(http://www.bjgdz.com)转载请说明出处:http://www.bjgdz.com/ 本文来源:北京孤独症康复中心(http://www.bjgdz.com)转载请说明出处:http://www.bjgd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