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来源:
- 作者:myadmin
- [发布时间:2018-12-28 15:43:15]
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简称ASD)也称广泛性发育障碍或孤独症,被定义为以社会交往和沟通障碍、兴趣范围狭窄及重复刻板行为为主要特征的发育障碍。患者通常在6-24月开始表现出ASD症状,也有患者早期发育正常,24-36个月起出现退行性变化,语言和社交技能丧失。
ASD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成为最严重的神经发育障碍之一,平均每150名儿童就有一人患病,且发病率不断攀升。美国8 岁的儿童中每68 人中就有一人患有ASD;韩国儿童ASD患病率高达2.64%;据保守估计,目前中国ASD患病率为1%,0至14岁的儿童患者达200余万。该病给个人、家庭以及社会带来巨大困扰,并大幅增加家庭及社会医疗负担,且临床治疗中一直不曾有切实的、针对性的治疗方法,ASD曾经成为一个世界性难题,很多消极的医生也将其定义为不治之症。
就在这山穷水尽疑无路的时刻,突现柳暗花明,近几年来国际上在这个领域研究有突飞猛进的进展,科学家证实自闭症患者的肠脑轴和肠道菌群与正常人群相比存在100%异常的情况。
ASD发病原因复杂,是遗传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引起的疾病。遗传因素并不能解释其井喷式的增速,反之环境因素对ASD的影响远大于遗传因素。2000年以来至今,该病在发达国家迅速上升百倍,完全不符合经典遗传学中的哈迪-温伯格平衡,提示它不是一个与特定基因或垂直传递密切相关的疾患,更多是由后天环境因素导致。此外,同卵双生子基因一般认为相同,而研究显示同卵双生子之间ASD症状严重程度不同,甚至存在一个患病而另一个正常情况,均提示环境因素可能在ASD中起重要作用。
影响ASD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出生方式、喂养方式、药物、饮食、防腐剂、食物添加剂、重金属、农药、幼年时期感染以及免疫交互作用等。人们注意到生活方式的改变,如居住环境,传统饮食习惯消失,食品工业化,药物滥用等等因素直接造成肠道微生物的快速改变,这些改变可能与ASD突然高发相关。肠道微生物可能在ASD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起核心作用。
自闭症与肠道菌群失衡及肠-脑轴异常相关。肠脑与大脑对称协同发育, 成长关键期多种影响肠道菌群的因素均可增加自闭症风险. 肠道微生物可通过代谢产物、免疫、神经内分泌以及迷走神经等途径影响自闭症。异常的肠道微生物造成肠漏与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也在自闭症中起重要作用。
综上,自闭症的治疗和根除,更多地应该关注环境因素,尽力减少婴幼儿的药物使用和不当饮食,让孩子们有更多机会去接触大自然的空气,水以及土壤,让孩子或者动物界应有的自然环境。
参考文献:Chin Sci Bull, 2018, 63, doi: 10.1360/N972017-0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