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大道理——环境改变,行为改变
  • 信息来源:梅知孤独症知识与教学群
  • 作者:梅知
  • [发布时间:2016-01-06 10:19:18]

 

这样的情况,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上演

真实的例子

  在一间大教室里,一个孩子在画架的白板上用粉笔写数字,涂鸦,脚甩来蹬去,在洁白墙上留下一道明显的痕迹;孩子浑然不觉,依然画的兴起;脚,也依然摆来荡去……

 

各执一理(理论、原理)

各做一事(方法、技术)

 

灵感的一闪【编一个武林故事】:

 

  BCBA来了,做个ABC或行为功能分析(FBA)!

 

  (认知)发展ist,看看年龄阶段,查评估表。

 

  游戏ist,设计个游戏活动。

 

  TEACCHist,按照5要素布置个结构化的教室。

 

  感觉统合ist,做评估,然后做感统训练。

 

  ……各位武林高手陆续到来,开始争论不休……

 

看看父母们的做法

 

在群里的提问

 

  如果各位在场,各位如何反应?!

 

1批评他!

看是谁家孩子了,看是什么样孩子了!

用手把孩子的脚拿开,并强化孩子画的真认真!

随他去,等画完了,让他把墙擦干净

用手把孩子的脚拿开,并强化孩子画的真认真!

除了批评和随他去以外 是不是该引导他呢?先告诉孩子爱护公共环境 可能孩子也不知道这么做不对 然后找个可替代的东西在上面画呀

如果是在自己家可以随他去,如若不是自己家,可以让他远离墙壁,这样他踢来踢去也踢不到墙上。

 

秋爸爸的解读

 

  我前面都讲过,一个行为是否算作问题行为,这看家长的价值观。 

  对孤独症孩子的期望值,总是逐渐降低的,其实,普通人也是如此,从出生时以为天才降落我家了,从上哈佛到上北大到能考得上就不错,最后,能找到份工作就不错了。

  对很多自我刺激,咱家长一开始看不顺眼,但慢慢地也就随它去了,尽管大街上旁人看着还是不顺眼,家长也都“厚脸皮”了。

  回到原题上,背景资料里,我们不知道这孩子的具体能力,和家长的期望值,如果是普通孩子,肯定就管了,也好管。

  如果是高功能的,也许会去管,管多了没见效果,也就算了。能画画就行了。

  低供能的,那根据既往经历,多半是能画画就很好了。

  问题的关键在于,谁会不想去管,因为管不住才放弃的,因为要管的事情太多,才抓大放小的。

  如果孩子边画画边吐口水,那肯定一上来就严加看管了,根本不会发展到现在这种状态。

  很多危险行为,比如水电火气什么的,我们向来就是严防死守的,几乎不会给孩子出问题的机会。

  所以故事当中的这个孩子,引申到所有孤独症孩子,他的所做所为,算不算问题行为,值得不值得出手干预,看几点:

  1、对当前任务有干扰吗?

  2、行为有恶劣的趋势吗

  3、有管的住的方法吗?

 

亮亮爸呼伦贝尔

 

  1、有没有对环境和他人造成干扰 

  2、是否对自身身心发展不利

  3、干预是否能取得预期效果

  4、当前环境下是否确有必要干预

 

分析的角度——那些理论的事儿

 

定义为问题行为

《嚴重行為問題的處理》

/著者:施顯全

出版社:五南(台湾)

http://www.wunanbooks.com.tw/product/9789571109671

【本人曾制作了本书各章节内容的PPT,如有需要者,可以联系我。】

 

看看专业人士的定义

 

贝克(D.B.Baker,1980

 

1、在学儿童的行为问题严重地妨碍学习活动,或者成人的行为问题妨害他的工作而导致无法谋生

2、个人的行为严重地扰乱家庭或社会的安宁和秩序。

3、个人的行为造成本身或他人身体上的伤害或者造成财产上的损失。

时间上的要素:持续性和经常性。

 

迈尔(L.H.Meyer,1986

 

1、身体上的攻击行为。   2、自我伤害的行为。

3、破坏性的行为或是对物品的攻击。    4、扰乱的行为。

5、消极性的攻击或干扰。     6、无意的走失或是故意的逃学和离家 出走。

7、反复而固定但未具意义的身体动作。     8、情绪或社会行为不当的表现。

 

因此,从此角度分析如何……

 

  例子所述之各种行为(脚蹬来蹬去,在墙留痕;变画,变动来动去,皆不可定义为问题行为,尤其是严重问题行为。

 

  如果从此角度分析,尤其是孩子被贴上标签之后,担心这些行为继续发展,成为问题行为,很容易就采取“批评他”的做法。

 

  如果不定义为问题行为,就可能采取“随他去”,”讲道理“、”引导他“等一系列的做法。

 

  如果没有标签,同样的行为发现,就会有另外的认识,也就有另外一番的做法。

 

分析的角度——那些最基础的理儿

 

华生: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

 

他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

 

  无论是正常的行为还是病态的行为都是经过学习而获得的,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加或消除。

 

  认为明确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就能根据刺激预知反应,或根据反应推断刺激,达到预测并控制动物和人的行为的目的。

 

  就利用这个最基础的理儿,做一个结尾吧!

 

大道至简·万法归宗

 

  正当各位武林高手争论不休之际,进来一位无门无派的人,看到此情此景,只是轻轻地拉了拉画架,向房子的中心移动一下,就走开啦……


微信:北京孤独症康复中心
QQ交流群:110790274  212526967

本文来源:北京孤独症康复中心(http://www.bjgdz.com)转载请说明出处:http://www.bjgdz.com/ 本文来源:北京孤独症康复中心(http://www.bjgdz.com)转载请说明出处:http://www.bjgd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