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来源:http://www.cnautism.com
- 作者:myadmin
- [发布时间:2012-11-12 08:24:45]
孤独症即人为地自我封闭于一个相对固定与狭小和环境中,由于隔绝了人的交往而产生的迟到是障碍的症候群.在少年人群里更易发生.常见的表现是:孤僻,胆怯,自私,任性,不帮助别人,也不让别人帮助,忽而自傲,忽而自卑.有的孩子可能学习成绩不错,显示智商颇高,但情商可能偏低.不仅交往能力不足,而且不会妥善处事.造成这种病症的原因可能是长久关闭在与把吗的小天地里,没有同小朋友玩耍的环境,更难交得知心朋友而导致的性格变异.
孤独症治疗上最重要的是教育和行为治疗,目的是促进对患儿正常行为的教育,特别是社会性行为的矫正,纠正异常行为,如刻板支作等,消除睡眠障碍、发脾气、多动等继发性症状等.患儿的家庭成员也要注意克服焦虑、自责、急噪情绪,方能对患儿的治疗产生良好的效果.治疗中行为治疗技术的广泛引进,将推进早期干预自闭儿康复中的作用.借助行为治疗可以使自闭儿在社会适应、认知及运动技能的改善及其他不良行为的改变方面,收到很好的效果.而在众多的行为治疗中,又以过度纠正法最为温和、有效.本文将从过度“纠正法”的概念和原理入手,结合具体案例,分析过度纠正法在孤独症患儿行为治疗应用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一、过度纠正法理论基础
所谓“过度纠正法(overcorrection)是一种既温和又有效的治疗手段,与其他治疗方法相比较,这是目前唯一可以彻底解除自我刺激行为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在患儿发生自我刺激行为时,要求他做一种与之相对抗的适当行为练习,并借此来抵消不适当行为.”
虽然,还有一些方法(如惩罚、使用药物)等对孤独症的行为矫正也有效果,但是这些方法以及其他一些导致身体厌恶的手段(如打屁股),在道德伦理上还是有很大争议的,需要非常谨慎地运用.为了避免这类问题,特殊教育工作者必须运用一些侵犯性较小的治疗方法,其中,过度纠正法运用较多.
可见,过度纠正法是运用来自行为主义的学习原理,通过改变患儿的不良行为,之之学习或建立正确的行为模式.
过度纠正法的基本理论,主要来自行为主义的学习原理,包括了下述3个部分:经典条件作用原理、操作条件作用原理和模仿学习原理.
1. 经典条件作用原理和操作性作用原理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原理与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原理不同.在操作性条件反应的形成过程中,人或动物必须寻找一个适宜的反应(如孤独症儿拿着杯子).而且在操作性条件反应中,这个习得的反应可以带来某种结果(如孤独症儿拿着杯子看着老师),在经典的条件反应中,并没有这样的结果出现(如看着老师不会导致水的出现).这种条件反应之所以被称之为“操作性的”正是强调了其操作行为会导致某种结果的产生.
经典的条件作用原理有3个基本现象.其一是条件反射的形成和独立,这是条件刺激取代无条件刺激,形成特定的刺激-------反应关系的获得过程;其二是泛化,这是人或动物把学习得到的经验扩展运用到其他类似的情景中去的倾向;其三是消退,这是条件反射建立之后,不再需要无条件刺激,仅由条件刺激物就可以引起条件反应,这时消退即产生了.
根据孤独症儿童的行为特点,我们在运用过度纠正法治疗孤独症患儿的时候,应注意合理利用强化物来塑造正确的行为模式,同时,要多应用情境教学以促进正确行为模式的泛化.
2. 模仿学习原理
班都拉认为模仿学习可以在既没有模型也无奖励的情况下发生.个体仅仅通过观察其他人的行为反应,就可以达到模仿学习的目的,同时为使个体运用这些行为就必须采用强化手段.
模仿学习原理强调榜样行为对个体行为习得的影响,但同时又能指出强化能使习得的榜样行为得到泛化.可见,过度纠正法在治疗孤独症患儿时,要注意合理运用强化手段对正确行为模式进行塑造,并对那些不合适的行为进行消退;多应用情境教学,使得正确行为模式得到泛化,最终抵消不适当的行为.
http://www.cnautis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