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来源:http://www.cnautism.com
- 作者:myadmin
- [发布时间:2011-11-09 10:22:17]
(二)环境结构
环境结构就是用清晰的界限为儿童划定不同的活动和学习空间,以便儿童了解活动,学习与环境的关系,掌握环境对他们的要求。在教室,除了有用来学习的空间,还可以划分出儿童自由玩耍的范围、个别辅导的范围以及工作程序表放置、衣物放置的范围等。如果教室的空间太狭小,无法安排很多的活动区域,则可作变通处理。如课桌既可以用来学习,又可以用来当餐桌,只是需要铺上一小块桌布作为标记就可以了。在家庭生活中,为了培养孤独症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家长也用纸条划出,用文字和图画标出儿童的活动范围及放置个人用品的地方,并引导儿童按要求做。这样,儿童会慢慢了解家中哪些地方可以玩,哪些地方不可以去,他的学习用品、玩具、衣服应从什么地方去取,用完后再放到哪里。这样家庭生活也会平和有序些,家长也不必为这方面的管理多费精力。
(三)常规
常规就是日常生活和学习的习惯及规律。帮助孤独症儿童建立起有意义及有次序的行为习惯,无疑地会给他们的学习和建立为人接受的良好行为带来好处。一个极有秩序及安排得当的学习环境,儿童就会按老师的要求做事。比如来到教室的第一件事是跟老师打招呼、问好、然后到固定的地方去看当日的程序时间表(课表),取下第一个程序卡,再坐到自己的座位上,拿出家庭作业本,放在课桌的左上角,等老师来检查。这样就避免了因不知要干什么,无所事事而产生的无意义行为:绕教室转圈或到处敲打等。低龄的儿童也同样可以帮他养成学习的习惯,来到教室就坐到自己的座位上,等老师来点名,然后由教师带去活动。常规的建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1)建立做事先后顺序常规。如先洗手,再拿东西吃;先学习,再玩耍;先工作,后得奖励;先经允许,再行动;先付钱,再取商店的物品;先看指示及说明,再做事等。
2)建立完成工作的常规,建立完成工作的常规就是通过训练让儿童建立起工作是会完成的,完成工作后就会有奖励或报酬的概念,以此来促使儿童努力完成任务。
(建立完成工作的常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给出确定的任务,要求儿童把给的材料全部用完或全部从工作筐(篮、盒)中取出,即表示工作完成;或者划定一个工作的范围,如写字、清扫地面等,写完了规定的半篇或一篇字;扫完了规定的一块地面就表示工作完成。
b)当某项工作的工序全部完成之后,把物件放到特定的地方;盒子、筐子、篮子里(完成篮或完成筐)即表示工作完成。如要儿童折餐巾纸,儿童把老师给的20张餐巾纸按要求折好,装进塑料袋中,并一一放入完成筐,就表示工作完成。又如写字、画画,写完画完之后把笔放入笔盒中,就表示工作完成。
c)用形象化的时间作提示。有的工作或活动无法以量化的形式来表示结束,便可以用一种信号(视觉或听觉的)来表示。比如儿童自由活动时,可以用发声计时器或哨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发声,活动便结束。又如儿童作插片练习,可以在他面前放上一些小夹子或小硬纸块,一定的时间过去,便把小夹子或小纸片一一取走,当全部夹子和纸片全部拿走时,便表示插片活动结束。
3)建立由左到右,由上到下的工作步骤常规。孤独症儿童往往不知道一件工作从什么地方开始,这时用视觉讯号作出指示,便于工作于指导他们较好地完成任务。如写字时,便在写字本上先给儿童写出字头,并用箭头→标出从左到右的方向。清洁桌面便把桌面划分为四小块,并标上序号,再用箭头标明运行的方向。这样能减少儿童的焦虑,能情绪安定,专心独立地进行活动。
4)学会看个人时间表,通过训练培养孤独症儿童在每天活动开始之前看时间表的习惯,以便他能了解个人活动的内容,时间及先后顺序,把精力放在要做的事情之上。
5)根据个人工作系统中的安排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