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来源:百度
- 作者:黄卫石
- [发布时间:2011-08-26 15:47:43]
第五章 学习失能儿童的诊断与治疗
一学业失能儿童的特征
(一) 学业失能儿童的一般特征
1.学业失能儿童虽然智力并不落后,有的还相当优秀,但由于视觉或听觉的信息处理能力的失常,导致他们不像正常儿童那样接受来自外界的事物(刺激—信息)。他们用不同于正常儿童的看法、接收方法或不同的方式进行学习,且自身觉察不到这一点。这成为学习失能的主因。 例如下图:几乎所有人都会把图1看成是菱形和正方形的组合,而少数认知障碍的儿儿 .
( 图3 )
( 图1 ) ( 图2 )
(图5) (图6)
童却把图1看成是图2上下两半图形结合而成的。同样,他们把图3的螺旋形图案书写
成图4的形式,把图5看成是由图6的两半图形组成的图案。他们这种与常人不同的知觉形式必然会导致学习失能。又例如所谓“音痴”的学生,难于同别人合拍地唱歌,唱歌走调,其根本原因是“音高”的听觉障碍。“音痴”分辨不清自己的声音同所听的声音“音高”是否相同。
2.由于上述原因,学习失能儿童难于同别的同学合拍地行动,并且不能采取适于其处境的行动。
3.由于上述原因,他们易受到旁人的责难,从而丧失积极学习的意欲。
4.学习失能儿童由于难于集中注意,而且短时记忆库(short-term store,即STS)的绝对容量或编码方式有问题,使许多信息不能通过复述由短时记忆库进入长时记忆库(long-term store,即LTS),导致学习失能。
5.学习失能儿童由于视觉认知速度等问题还伴有阅读障碍。有学者发现从“田”中看出“口”与“十”,学习失能儿童所需时间比正常儿童多得多,在文字的识别速度上也是这样。可见,学习失能儿童的视觉认知处理速度比正常儿童慢得多。
6.学习失能儿童不能形成简单的数概念,分不清进位、退位,理解不了分数、小数,解应用题尤为困难。原因是(1)审题能力差。不能理解题意,不能列式做答,运算时喜欢尝试错误,不喜欢逻辑思考。(2)阅读能力低,数概念与逻辑操作的抽象思维能力薄弱,低年级还经常掰指头运算。
7.由于空间认知的障碍,导致“对位”和“0”概念操作出错。例如:
(1)23+5= (2)15-7= (3)13-8= (4)19+16=
23 15 13 19
+ 5 - 7 - 8 + 16
73 65 15 215
(二)学习失能儿童的行为特征
1.多动
他们不能安定下来,不断地来回走动,在教室里晃来晃去,从椅子上跳到桌子上,总坐不下来。他们小动作不断,有时会突然行动或突然喊叫,在教室里装神弄鬼,喧闹不停。多动导致他们难于静下心来思考。还有一类“寡动”儿童,动作迟钝,给人以呆滞的印象。在学习和生活的一切方面都毫无积极性。
2.分心
他们注意集中的时间短暂,容易分心,会受周围的轻微刺激的影响而时时中断行为。在课堂上,听到一点响动便不能自制,四处张望,不能很好地听老师讲课。这是由于他们被动注意(无意注意)过分敏感之故。
3.固执
他们拘泥于特定事物,表现出强烈的执著特征。他们不仅固执于事物,而且固执于事件的顺序。这种拘泥于一种动作和顺序而难于迁移到另一种事物或行为中、不能随时间和情景改变行为并作出灵活性反应的性向称为“固执性”。这使得他们对新课题的兴趣和关心减弱,视野狭窄,难于理解课文大意,“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4.笨拙
学习失能儿童常在运动能力方面,尤其是协调运动能力的发展方面(包括粗大运动和精细运动)显著滞后。艾尔斯(A.J.Ayres)认为这是由于感受重力和躯体平衡的前庭器官接受感觉的发展滞后,感受肌肉和关节动作的肌肉运动知觉与前庭感觉不能很好统合之故。前庭觉、触觉、肌肉运动知觉的统合较差,眼手的协调也有问题。
5.冲动
学业不良儿童情绪不稳,具有冲动性。这是由于社会经验不足导致。有时还会伴随肌肉痉挛、躯体抽动发僵的“抽搐”症状。这是由于不适应学习课题、心理紧张过度所致。
6.孤僻
他们社交技能低下,不能与伙伴好好游戏,不擅长集体活动。
二学习失能儿童的诊断
(一)诊断前提
1.智力正常。
2.无感觉运动器官的生理障碍。
3.无原发性情绪障碍和其他环境上的问题(如家庭教养问题)。
(二)行为问卷
附:学习失能儿童行为测验量表
部类1 活动水准异常
1.不镇静、不能安稳
2.意外行为(采取种种没完没了的行为)
3.无精打采,动作迟钝,心不在焉
部类2 分心状态
4.只能在短时间内集中于一切事物
5.极易因周围轻微响动而分散精力
6.同人交谈时不正视对方
部类3 协调运动的困难
7.手脚笨拙(使用剪刀、解纽扣、结带子等)
8.不能很好地跷脚或单脚独立。
9.走路或跑步时手足动作不自然(动作不流畅,不灵活)
10.不善于全身性的协调运动(球类、跳绳、跳箱、单杠、体操)
11. 常常出现突发性行为(突然揍人,乱喊乱叫)
12.对危险动作满不在乎(乱扔东西、坐在桌子或柜子上、往窗外跳)
13. 一接触新的环境和刺激多的环境,立刻碰碰人,抓抓物,安静不下来(换教室或初次去的场合)
部类4 情绪的不稳定性
14.乱蹦乱跳,一旦说话便没完没了(狂笑,接连不断地说话)
15.容易紧张,有一点动静便惊惶失措。
16.面对生人能若无其事地交谈(采取出乎意料的亲昵或不胆怯的态度)
17.任性行为多,往往离群索居(拿人家东西,打架多)
18.有发作性症状(抽搐、频繁地眨眼、眩晕)
部类5 固执性
19.反复做同一动作(触摸过叩击身体的某一部位),总是触、咬、玩弄某一种物件(橡皮、铅笔等)
20.长时间地玩同一种游戏(搭积木、滑车、玩砂、戏水)
21.拘泥于同一话题,反复同一提问
部类6 认知障碍
22.不能形成左右概念(不明白左侧右侧、向左向右)
23.不能形成时间概念(昨天、明天、今天、后天等往往搞错)
24.不明白场所和位置(路线、桌子和柜子的位置)
25.不理解基本的数概念(大小、多少的概念,10以下的加减)
26.说话难以听懂(语言含混,说得快,怪调高叫)
27.朗读结结巴巴(破字破句,信口开河,漏读,拖语尾)
28.在同年级学生中最不擅于抓住课文大意(分段、概括)
29.不擅于书写(字迹潦草难认,错别字脱漏字多)
30.作文时,语法错误多
(三)学力问卷
附:学习失能儿童学力测验量表
算术
数与计算
1.难于独立解答相应学年的问题
2.理解缓慢,容易出差错
3.无特殊问题(相应学年) 量与测验 · 图形
4.不能理解相应学年的问题
5.理解缓慢,容易出差错
6.无特殊问题(相应学年)
应用题
7.反复教,也难于独立解答问题
8.经反复操练同类问题,能利用范式独立列式
9.无特殊问题(相应学年)
语言理解
10.生活上简单的指示往往不能理会
11.难于理解因果关系稍许复杂的会话
12.无特殊问题(相应学年)
语言表达
13.能复述简单的课文内容,使用词汇及有限
14.不能很好地遣词造句,与有条不紊地叙述
15.无特殊问题(相应学年)
朗读
16.拼音不熟练,且逐字拼
17.朗读结结巴巴,或信口开河,不能读长篇课文
18.汉字阅读困难
19.无特殊问题(相应学年)
阅读理解
20.难于理解单句和课文中所述的事实
21.难于理解相应学年课文中的论点
22.无特殊问题(相应学年)
写字
23.经常出现镜影文字和错别字
24.难于书写汉字
25.无特殊问题(相应学年)
作文
26.自己所说的话,不能原原本本地写下来
27.难于用正确语法表达自己的观点
28.无特殊问题(相应学年)
三学习失能儿童的治疗教育
(一)把握总体的智力发展水平
不能将弱智儿童诊断为学习失能儿童(可使用智力测验加以鉴别)
(二)认识一次性因素、二次性因素、三次性因素等
如“基础学力欠缺”是一次性因素,导致自卑等“性格上的问题”是二次性因素,进而导致“对教师与学习的消极态度”则是三次性因素。
(三)语言方面的治疗
1.语言理解(包括注意对方所说语词的能力,构词辨音的能力,概括听到的语词的听觉性短时记忆力,赋予声音以涵义的表象能力,以及复杂的概念话语意义理解的能力。)
(1)培育听觉性注意力和辨音的能力(如将儿童注意力引向声音刺激)
(2)培育听觉性短时记忆(如让其复述指令)
(3)培育表象能力(如通过游戏将语词刺激转换成动作和图画)
(4)培育复杂的概念和理解力(如让他们认识言外之义)
2.语言表达包括语言理解力,声音模仿力,遣词造句和布局谋篇力等等
(1)培养声音模仿力(先关注对方才谈得上模仿。包括动作和声音模仿)
(2)培养回忆语词的能力(如儿童理解了,却难于言表时,教师可问“是不是可以这样说”之类的话,让其判断)
(3)培养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如让其借助图画按时间顺序和因果顺序叙述)
(4)培养表达的意欲(选择他擅长的、喜欢的内容让他表达,以恢复表达的自信。)
(四)运动方面的治疗
学习失能儿童在“起坐”和“始步”等与生俱有的运动方面并无多大滞后,他们主要是在求得平衡、掌握新动作、眼与手的协调方面容易出问题。他们相应年龄的运动发展一旦受挫,出现障碍,就会渐渐丧失自信,形成“总是不会,干脆不搞”的态度,运动越益差,陷入恶性循环之中。由于不能与儿童同玩,又衍生出其他社会性发展问题
(1)姿势与平衡能力(学习失能儿童难以保持同样的姿势,难于有意控制眼球运动和手指运动之类更为精细的运动,平衡感也差,可以借助感觉统合训练得到有效的矫治)
(2)躯体知觉与新动作的掌握(在他人示范与自己掌握动作的过程中形成“动作旋律(程序)”的记忆,作为动作的基础。)
(3)眼与手的协调(如通过捏土等游戏,或用剪刀,结带子等活动发展眼手协调)
(五)学力培养
1.阅读培养
(1)文字的视觉辨别(学会有序地扫视字体,辨别形似字等)
(2)文字系列的扫视(学会字与字、行与行地扫视)
(3)字形与字音的对应
(4)流畅阅读的能力(解决听觉性记忆与文字的对照转化)
(5)语言性意义理解(克服阅读时注意力不集中,难于理解文字意义的现象)
2.书写培养
(1)写字训练(文字视觉性记忆与眼手协调的指导)
(2)写作训练(有话可说,有情可抒,范文指导,及时反馈,提高写作欲望)
3.算术培养
包括计算、解题、图形等内容
(1)读写数字必须伴随数概念
(2)用实物进行对位训练
(3)注意力训练
(4)各运算涵义训练
(5)读题、审题、归类训练
4.社会性能力训练(克服社交判断力差,控制冲动性不足,挫折耐受性低的弱点)
(1)参与态度形成
(2)社交技能习得(角色行为)
(3)社交技能在新情境中的应用
(4)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行为效果
(5)习惯行为与技能泛化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