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来源:www.bjgdz.com
- 作者:myadmin
- [发布时间:2011-06-22 08:41:16]
第一阶段:从建立“物感”开始 孩子从出生就开始感受这个世界,寻求各种需要的满足。从交往角度看,他对环境的认识从建立物感开始。孩子品尝了奶的香甜味,看见了漂亮的玩具,感受到了被褥的柔软,听见了悦耳的声音,他既不会命名也不会索取,只会适应。当他认识到了物体恒常性以后,就会占有所有他能取得的东西,几乎所有的东西都是他的,只要拿走他就不高兴。1岁左右,孩子的关注点只在物上,对人的关注也是具体的“物感”叠加:温和的声音+长长的头发+淡淡的特有的体味+手中好吃的+……=妈妈。孩子对其他人的好恶也是通过这种关注得来,感官刺激和感受是他认识这个世界、产生情绪反应的重要来源。 此时的孩子最需要丰富的物质刺激,他喜欢的、想要的都是他需要的。理解了这个问题,就不难理解我们后面疗法操作的第一、二阶段的反应了。 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婴儿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宝宝能早日成才,很多家长都在不自觉地、着急地教孩子说话、教动作。实际上,在满足孩子每个时期的不同需要以后,孩子自然会健康成长。关注孩子的成长后劲儿、积蓄成长的动力,远比培养一两项技能重要得多。我们谁也不想培养出《伤仲永》里描述的孩子——开始好像很灵,越长大越一般。要能看清孩子的发展需要,及时满足,厚积薄发。从孩子出生到1岁左右,家长要尽可能让孩子感受到环境的温馨舒适,吃好、睡好、活动好是最主要的,这时养育中在物的购置上会比较“费钱”。 有很多孤独症的孩子在情绪调整后期都指向对某些物品的大量关注,这是普通孩子1岁多的反应重现。有的五六岁的孤独症孩子还要大量占有各种瓶子、画册、小汽车,说明他们与人的交往意识还没有建立,只有静止的物才让他感觉安全、可操控。对这样的孩子的训练出发点只能是先做情绪调整,使他情绪放松后能建立对人的关注。 第二阶段:关注人的行为 1岁半以后,儿童借助物开始关注人与物之间、物与物之间的关系。他注意到别人的车跟他的一样,但那车不是他的;注意到别人的食物给自己吃了,别人的玩具给自己玩了;走不动了就有大人抱,那个人的身体暖暖的、肩膀柔柔的……通过交流,他越来越关注人的行为,自己和他人开始有区别了,真正的人的情感开始萌发。 此时的孩子会比较黏人,提的要求也比较多,他在分辨、确定自己和各种物、各个人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此时的家长不需要提供大量的物,养育重点转移到“省钱而费时间”。此时的小孩子已经知道了玩物不会消失,他的兴趣重点是占有似乎都属于他的物,也包括人。全家人都陪着他、逗着他是他最开心的事。这时期的亲子游戏(父母带着、不能老人带着)需要逐渐加强,这是给他提供安全感的基础。 有的孤独症孩子喜欢用手势提各种要求,喜欢在某个大人陪伴下一个人摆弄某件物品,正是处于这个时期初级阶段的反应。对这样的孩子的训练出发点可以从培养他对人的行为的关注开始,后面有专门章节做介绍。 第三阶段:自我意识萌芽 两三岁时,儿童开始频繁地认识人与物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自我意识开始萌芽,这时他才开始明白什么是我的,什么不是我的,是谁的。这时给物品找主人和大量占有物品、占有人的欲望大量涌现。 此时的孩子经常沉浸在真正的游戏中,所谓真正的游戏,就是指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游戏。他们快乐地摸这弄那,并开始找寻“玩伴”,常常会要求一个大人陪他玩,之后是与一个同龄小孩有些简单玩耍。但他还不能与几个人一起玩耍,因为对多重人的关系还搞不清。也不能开创新的玩法,经常是重复玩某个熟悉的活动(即重复体验物感使自己获得安全感),因为只有在熟悉的场景中才能照顾到与他人的关系。如果变化新的玩法,就又回到自己玩,不能同时兼顾场景和人的变化。我们后面提到的疗法的第二阶段就是以此为出发点的。 要特别注意,此时正是建立初步的自我意识的关键阶段,孩子多半在家长面前出现了“霸道”的行为,甚至抢玩具、打人等。这是他的安全感萌芽的表现。孩子第一次感到了自己的力量,要自我表现一把。此时的家长要表现出对孩子的哪些行为接纳,哪些不接纳,但不能一味地压制或粗暴地批评,更不用担心孩子以后变得粗鲁、暴躁,这只是他们自我意识成长的一种反应。如果教导正确,这种行为会随着他的成熟、他的需要层次的增长而自行转变。同时要注意借助游戏手段告诉他怎么与小朋友交往,要经常让他在家庭游戏中“获胜”,这样他就不会轻易侵犯别人。
第四阶段:安全需要发展的重要时期 3岁~4岁是儿童安全需要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前两层需要的一个明显转折期,十分关键。这时,女孩格外需要父亲提供强有力的心理支持,男孩格外需要母亲提供稳定的、随时的关爱。他们又都需要大人花更多的时间陪他们玩,他们在寻找人与人之间的、令人愉快与天然向往的亲情感、安全感…… 有些男孩子从这一阶段开始显得很淘气,一会儿跳上跳下,一会儿舞枪弄棒,喜欢摆弄玩具又没有长性。这些都是他满足需要的一种表现形式:他有了很多玩的东西,他操控着这些“有力量、有速度的玩具”,以自己能理解的方式玩——手拿着威武的、象征力量的玩具枪、棒肆意地挥舞,激烈地撞击着赛车,特别是看着别的赛车被撞翻的样子,他会觉得很舒服、很享受,就会觉得自己是强大的——这是男孩安全感满足的独特的要求。以淘气的、粗鲁的方式占有和摆弄玩具,并能与大人对打直至取胜,就是他们的“最爱”,在乐此不疲中自然满足安全感。此时的男孩子的母亲要顺应他的这种需要,母亲的聪明之举是变得“弱一些”,如经常请孩子帮忙抬所谓的重物,经常表现得不如孩子反应快,跑步比赛时经常“认输”,这样可以更快、更有力地提升男孩子的自信心,提升需要层次,确立性别认同。 此时的女孩子需要父母双方面的合力养育,慈爱而大度的父亲形象更能让女孩子产生依恋,强化安全感,为产生第三级“归属与爱的需要”积蓄力量。聪明而“弱小”的母亲更有助于女孩形成正确的性别认同意识。 如果这一时期家长管制过多,男孩子没有威武感的表达和体验,以后其发展中很可能会出现3种趋势:因安全感没有满足,不敢大张旗鼓地反抗,会“蔫儿淘”,青春期前后养成暗地算计别人的人品,交友越来越受限制,又渴望有朋友,因此与一些品行不好的孩子的交往会增多;或是一直比较压抑,表现得比较安静、听话,到10岁左右开始迷恋网络上的打斗、赛车等游戏,并越来越远离现实交往,脾气也越来越暴躁;或是在青春期前后表现出很贪玩,不思进取。正常发展中,对男孩来讲,这种对抗打斗式、群体打斗式需要一般要从3岁左右持续满足到六七岁,以后他就会更多地关注各类角色游戏,打斗游戏明显减少。但是现在以独生子女为主的家庭中,忽视男孩子这部分需要的现象比较普遍。 第五阶段:确立与熟悉的人的稳定关系 四五岁时,儿童已基本能明白多数事物的特性,明白人与人的基本人物关系,人与物的关系。他们的交往重点是与熟悉的人进行频繁的接触,进行关系的转换,创造新的玩法,确立自己与一两个亲人或同伴的稳定的关系,也开始进行思想交流。 这一阶段的突破性交往进展主要是由注重外在转到了注重内在,谁能在玩耍时让着他,谁跟他喜欢一样的游戏,谁经常给他买喜欢的东西,他就会更愿意与谁主动交往。同时,孩子在这一阶段比较排他,绝不接受不喜欢的同伴,也听不进“逆耳忠言”,难以接受为他好的、管教性的语言。我们后面提到的疗法的第三阶段是以此为出发点而设计的。 此时的父母在延续上一阶段做法的基础上,养育技巧应略有变化。上一阶段游戏中通常让孩子赢,这一阶段可以过渡到让孩子时赢时输,让孩子体会到每个人都想赢的心态。可以更自然地还原生活,没有时间陪他玩时就可以明确地告诉他,不用像上一阶段那样,即使疲劳了也要陪孩子玩。孩子要慢慢体会交往的规则,了解每个人的内心想法可能是不同的。这些都是发展第三级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必需的心理体验
第六阶段:开始真正的同伴交往 六七岁以后是儿童交往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此时他们开始上学了,有了稳定的“同伴源”——同学,认知能力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他们可以处理与几个人之间的复杂多变的关系了。伙伴开始增多,角色游戏开始增多,理解别人意图的能力开始增强,并有了进一步谋求同伴认同的意识,以后还逐渐出现了小团体意识(合作意识萌芽)、让步意识等。 此时的家长要紧紧围绕孩子的安全感是否建立,是否有了一些自主性、自信心来进行抚育。建立安全感的孩子上学后不久就又不太听话了,但这种不听话与没有建立安全感的孩子的不听话有不同。前者是不听家长的话,听老师和有些同学的话,有好几个伙伴,并开始主宰伙伴游戏;后者是表面上听话,实际总让人觉得不满意,大人一不留神,孩子就干点儿坏事。这是缺乏安全感和希望得到关注的表现,这样的孩子家长要在找到问题根源的基础上为孩子补上“安全感”。 此后,随着安全感的巩固、同伴认同的强化,其自尊心、自信心逐渐发展起来。因为有了自信心,有了同伴认同感做基础,孩子的交往意识和交往技巧也会日渐成熟,到了青春期以后更是稳步前行。 值得注意的是,上面的发展进程是在需要满足情况下的正常的交往发展进程,如果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在六七岁还没有得到满足,同伴认同感(“归属与爱的需要”的一种形式)在青春期之前还没有建立,青春期前后的交往发展绝不可能是顺利且正常的,孩子会出现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很多交往问题:安全感不足带来的交往胆怯、退缩;安全感不足引发“格外需要关注”,用怪异的行为举止获得这些关注;安全感不足引起的“心理边缘化”反应,对什么事情都不热衷;物质需要不满足导致的滥交友、为图享受而失去自尊……这些都是发生在普通孩子身上、没有正常发展条件的“交往悲剧”。有些成年人虽然已经大学毕业甚至结婚生子,但从前面的交往发展阶段理论看,其需要满足低,交往仍处于在重复体验物感、获取安全感的阶段——他需要一个异性多照顾他,喜欢简单电脑游戏和体育运动,以此来展示自己和满足需求。但缺乏创意或变化心态,缺乏组织和导引能力,交往中多处于谨小慎微和听从型——这都与早期的交往培养有关。 在孤独症患儿身上,如果没有正确的社会交往干预,孩子除了会与普通儿童一样出现一些问题,还会出现一些特殊的问题:感到不安全导致的多动;感官刺激过多导致的情绪紧张;感官刺激不足导致的行为异常——喜欢闻或者舔等;情绪紧张导致的语言反应异常;情绪紧张导致的行为异常——过多的、盲目的自我刺激行为;对外界的不当关注;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后果对他人的影响等。但我们也看到,作为孩子,他们与普通孩子的需求是一致的,需要是相通的,只要我们找对问题所在,及时干预和弥补,同样可以顺利地促进他们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