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训练辅导
DIR 理论中的地板时间
  • 信息来源:
  • 作者:myadmin
  • [发布时间:2011-03-06 14:58:08]


1. 基本要素

    「地板时间」与一般互动游戏很相似,它是充满乐趣及自发性的。与一般游戏不同的是,你在当中担任了协助孩子成长的角色。你须要成为孩子一个非常主动的玩伴,负责跟随孩子的带领及参与任何孩子感兴趣的游戏;但要以鼓励孩子与你互动的方式来进行。举例说,当孩子想玩推车子,你便跟他玩推车子,或给他一辆速度较快的车子或与他玩赛车游戏;如有需要,你可把车子撞向他的车子,尝试以任何方式引发与孩子的互动。如果孩子想砌积木,你可以与他一起砌,在他的积木塔上加上积木,甚至撞倒他的积木并配以「噢」的叹声。总而言之,你可以尝试以任何方法引发互动。你的角色是做一个有建设性的助手,在有需要时把孩子的活动转变为二人的互动。
 
    跟随孩子的带领是指活动须建基于孩子本身的喜好,但它不等于完全顺从孩子的活动。有很多父母及专业人士常被动地跟随孩子而没有制造打开及结束沟通圈的机会,也没有鼓励孩子与成人作双向沟通。积极跟随孩子的带领是指扩展孩子的活动,使孩子有兴趣去打开及结束更多的沟通圈。有时候,孩子会较能接受你尝试去扩展你们的互动;有时候,你需要下多点功夫,在孩子所喜欢的事物去引起他的兴趣。举个例子,当孩子全神贯注在一只玩具马上,而不理会你的尝试用另一玩具马与他说话,并开始走到门口位置时;你可以尝试挑战他,用自己及玩具马挡着门口,好使他用手势或言语表达他的要求;这样便打开和结束了数回沟通圈。当你利用孩子对玩具马的喜好及出门口的欲望,你便是积极及具挑战性地跟随孩子的带领。你并非完全地顺从他,而是扩展他正在进行的活动。
 
   要这样行,在开始的阶段并不容易。一些有特殊需要的孩子可能会激烈地反抗以争取独处的时间。你可能需要以嬉戏的形式去阻扰孩子,引起互动。渐渐地,孩子可能会期待着你的参与,甚至爱上它。当这情形出现了,你可以集中扩展你们之间的互动,通过游戏刺激孩子结束数个沟通圈。当孩子享受与你在一起,他的情绪表达、非语言的沟通也会增多,你亦可以让他认识更多的概念。当你穿上布偶、把公仔放在孩子正推动的玩具车子上,你可以帮助他进入复杂的假想及模仿游戏中;当你扮演孩子故事中的角色时,你可以一面引入不同词汇,一面推动你们二人的互动。当孩子的故事越来越复杂、词汇越来越丰富时,你可以帮助他用说话去表达,而非用行动去发泄情绪。你可以鼓励孩子使用语言来结束沟通圈,正如他结束动作的沟通圈一样。如此,你可以续步引领孩子进入概念及逻辑思维的领域。
 

2. 从何开始
 
    「地板时间」的目标是帮助孩子有次序地逐步掌握每一个情绪发展里程碑,并由他未能掌握的那个里程碑开始。对于很多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来说,这就是从感到平静、全心投入及舒适的能力开始。面对两、三岁或更大年纪的孩子,或许你会觉得很难从最基本的技能着手,反而经常想尝试教他们语言技巧、颜色辨认、或一些与年龄相符的行为;但是这样做法通常都没有用。每一个里程碑都是下一个里程碑的基础。如果孩子有严重的行为问题,如:打头、发脾气、或重复开关房门等,我们也必须从基本技能开始。当然你也须要处理这些行为问题,以确保孩子安全,同时也不能忘记基本目标是什么。一旦能达到基本技能,你会发觉较容易处理这些行为问题,因为你正在与一个能互动及可沟通的孩子交往。通常我们可以在更高阶的技能范围内,建立孩子的基本技能,例如:用模仿游戏以建立平静、愉悦、及全心投入的互动。
 
    孩子即使在情绪高涨时,仍能表现那项技能,才算是完全掌握那个里程碑;他虽然生气,仍能立即与他的照顾者亲近;他即使发脾气,仍能保持双向沟通;他碰到挫折后,仍能立即透过言语或游戏表达感受;当他失望时,仍能合逻辑地连结概念。大多数孩子是在情绪平稳的状态下学习各个里程碑;而在压力之下,他们需要很多练习去保持这些技能。不过,当孩子能做到这些,所有接下来的学习便有一个较稳固的基础。
 
    孩子并不完全按照顺序逐一掌握各个里程碑。我们经常也遇到一些孩子,他们在压力下能多说话,但态度回避;而有一些孩子能玩假想游戏,但在动作沟通方面欠缺一致性。就是这个原因,你会发觉在同一时间内可能处理数个里程碑。不过,你最主要的工作是扩阔并巩固孩子未完全掌握的最基本里程碑。
 
    你可能已经知道从何开始。为了能肯定你的想法,你可以进行以下简单练习活动。想一想以下的问题,假如孩子在压力下,他会怎样?若果孩子在感到满足时,他又会如何呢?
 
    •他能否把自己平静下来?他能表现温和及流露真情吗?
    •他能参与双向的动作沟通、表达许多敏锐的情感,以及依序开启及结束许多沟通圈吗?
    •他能参与假想游戏吗他能用言语表达意愿及需求吗?(如:说「我要喝果汁」)
    •他能合逻辑地连结想法,并且与人保持一段时间的对话吗? 


3. 指导原则

    •抽出一段不会受到外界干扰的20-30 分钟时间 — 在这20-30 分钟内,给予孩子心无旁骛的注意力及完全的关怀,令这段时间是完全属于孩子的。
    •保持耐性和轻松的心情 — 如果你感到有压力、心烦意乱或忐忑不安,那么你就无法帮助孩子调节及保持冷静。不管是四个月大或四岁的孩子,都会感觉到大人是否愿意抽出时间,耐心地陪伴他们。
    •明白及感受孩子的情绪状态 — 如果孩子惹了麻烦或累了,让他知道你了解他的状况。面对已有口语能力的孩子,你可以用一种温和且谅解的语调对他说:「我 知道你今日好累。」至于未有语言能力的孩子,你可以用动作表达你对他们的了解,例如:把头往旁边倾斜,或用双手做出可以枕靠的姿势。对于过度疲累的孩子,在进行「地板时间」时,你可以安排一起躺在地板上,让孩子用动作表示或口头告诉你,他喜欢你用手抓他背部、手臂、手指头或脚指头。对于精力充沛的好动孩子,你可以安排较多活动的假想游戏。透过同理心的运用,不管孩子的心情如何,你都可以让「地板时间」成为一种愉快、有意义且能促进发展的经验。
    •留意自已的情感 — 当刻的心情绝对会影响到你跟孩子的活动。如果你们在不同的情绪频道,就会比较难取得协调。所以开始进行「地板时间」之前,要先仔细评估自己的心情。例如:烦躁不安或愤怒的情绪,容易令你变得粗鲁或处处要求别人。你要尤其留意忧郁情绪;有时候,父母若心情郁闷,互动会变得慢半拍,与孩子之间的对话或动作也会出现较长的停顿,二人之间的谈话或肢体动作也会缺少欢乐。这样的行为很难引起共鸣,更何况是一个需要帮助的孩子呢!挑选心情比较愉快的时段来进行「地板时间」,效果会更为理想。
    •控制自己的声调及肢体动作 — 即使孩子的表现未如理想,你还是需要保持温和和支持性的态度和声音。记住孩子已经尽了他最大的努力!他只是依据现有 的能力及当前发展阶段所允许的范围表现。你的目标就是鼓励他愿意跟你一起 玩,而你必须让他感受到,你是非常愿意与他一起玩的,这样才可能达到预期 的目标。想想看,你愿意跟一个冷酷、喜欢指责别人或是没有耐心的人一起玩 吗?
    •遵循孩子的带领及互动 — 寻找方法将孩子的每一个动作或「非动作」都转换成与你之间的互动;将他的每一个行为都视为有特定的目标,是一个能建立双向沟通的机会。例如:
    •当孩子移动他的玩具车时,将你手中的车移到他旁边,看看他会否主动带出互动;如果没有,你便跟他玩赛车或以开玩笑的方式故意挡着他的车子。
    •如果他要看书,就跟他一起看;鼓励他指认书中的图片,讨论你所看到的内容;把阅读转换为一种互动的游戏。如果孩子还在语言前阶段,试着把书的封面翻过来或者故意颠倒翻页,看看他是否会调整过来,与你有互动?只是把书中的内容念给孩子听 没有讨论、不让孩子有机会轮流念、或指出他喜欢的图片 由于缺乏足够的互动,故此并不适用于「地板时间」。(虽然,为孩子阅读的确是一件常被肯定的亲子活动!)
    •如果孩子想要砌一座高塔积木,希望你帮他组合所有的积木,你还是得让他主导一切动作。如果你能响应他的指示,那么就已经跟他互动了;如果 你只是帮他砌好高塔,其实你根本不是在跟他互动!
    •如果他甚么都不做,只是呆望着窗外,请跟他一起看,并说出你看到的是甚么;看看他是否也会告诉你或指出自己所看到的东西。你可以兴奋地指着小鸟、嘲笑快步走过的汪汪狗、模仿驶过的汽车引擎声等,利用不同的肢体动作、喧哗声以及面部表情,将观察转换为一种共同的活动。有时候可以让孩子采取主动,而不是一切都听你的或根本不理你。如果没有办法一起注意外面的事物,也可以拿几张家庭相片或卡通贴纸,贴在窗户玻璃上一起观赏。如果孩子拒绝或动手撕掉,那么互动也就开始了!
    •如果你一靠近,孩子就闪躲到房间另一端,那么就尝试把他的闪躲转换成一种游戏,喊着:「准备好了吗?预备、跑!」自己也跟着跑到房间另一端,只要孩子持续闪躲,你就继续这样的游戏吧。
    •如果你一靠近,他就走开,把他的逃避转换成互动。以游戏的方式告诉他:「你逃不掉我的手心!」或「我要先到达你的位置!」或「我是猫咪,要来追你这只小老鼠!」即使孩子听不懂你的话,你的动作也能有助于继续两个人之间的互动对话。试着不要觉得被拒绝,反而要尝试把他的躲避视为是促进互动的一个机会。
    •调整自己以配合孩子不同的发展层次,有需要时,可以利用较长时间来与孩子建立注意力、参与行为以及双向沟通。当孩子准备就绪后,就可以利用各种概念来进行假想游戏及讨论。
    •不要敲打、破坏或伤害 这是「地板时间」的唯一规则。孩子要玩甚么都可,只要他愿意遵守这项基本的条件。如果他变得异常兴奋,你可以安抚并让 他冷静下来。如果他出现暴力行为,你可以紧紧抱住他,一方面让他知道这样 的行为不被允许,另一方面又同时帮他安顿好自己。
    •抽出一段不会受到外界干扰的20-30 分钟时间 — 在这20-30 分钟内,给予孩子心无旁骛的注意力及完全的关怀,令这段时间是完全属于孩子的。
    •保持耐性和轻松的心情 — 如果你感到有压力、心烦意乱或忐忑不安,那么你就无法帮助孩子调节及保持冷静。不管是四个月大或四岁的孩子,都会感觉到大人是否愿意抽出时间,耐心地陪伴他们。
    •明白及感受孩子的情绪状态 — 如果孩子惹了麻烦或累了,让他知道你了解他的状况。面对已有口语能力的孩子,你可以用一种温和且谅解的语调对他说:「我 知道你今日好累。」至于未有语言能力的孩子,你可以用动作表达你对他们的了解,例如:把头往旁边倾斜,或用双手做出可以枕靠的姿势。对于过度疲累的孩子,在进行「地板时间」时,你可以安排一起躺在地板上,让孩子用动作表示或口头告诉你,他喜欢你用手抓他背部、手臂、手指头或脚指头。对于精力充沛的好动孩子,你可以安排较多活动的假想游戏。透过同理心的运用,不管孩子的心情如何,你都可以让「地板时间」成为一种愉快、有意义且能促进发展的经验。
    •留意自已的情感 — 当刻的心情绝对会影响到你跟孩子的活动。如果你们在不同的情绪频道,就会比较难取得协调。所以开始进行「地板时间」之前,要先仔细评估自己的心情。例如:烦躁不安或愤怒的情绪,容易令你变得粗鲁或处处要求别人。你要尤其留意忧郁情绪;有时候,父母若心情郁闷,互动会变得慢半拍,与孩子之间的对话或动作也会出现较长的停顿,二人之间的谈话或肢体动作也会缺少欢乐。这样的行为很难引起共鸣,更何况是一个需要帮助的孩子呢!挑选心情比较愉快的时段来进行「地板时间」,效果会更为理想。
    •控制自己的声调及肢体动作 — 即使孩子的表现未如理想,你还是需要保持温和和支持性的态度和声音。记住孩子已经尽了他最大的努力!他只是依据现有 的能力及当前发展阶段所允许的范围表现。你的目标就是鼓励他愿意跟你一起 玩,而你必须让他感受到,你是非常愿意与他一起玩的,这样才可能达到预期 的目标。想想看,你愿意跟一个冷酷、喜欢指责别人或是没有耐心的人一起玩 吗?
    •遵循孩子的带领及互动 — 寻找方法将孩子的每一个动作或「非动作」都转换成与你之间的互动;将他的每一个行为都视为有特定的目标,是一个能建立双向沟通的机会。例如:
    •当孩子移动他的玩具车时,将你手中的车移到他旁边,看看他会否主动带出互动;如果没有,你便跟他玩赛车或以开玩笑的方式故意挡着他的车子。
    •如果他要看书,就跟他一起看;鼓励他指认书中的图片,讨论你所看到的内容;把阅读转换为一种互动的游戏。如果孩子还在语言前阶段,试着把书的封面翻过来或者故意颠倒翻页,看看他是否会调整过来,与你有互动?只是把书中的内容念给孩子听 没有讨论、不让孩子有机会轮流念、或指出他喜欢的图片 由于缺乏足够的互动,故此并不适用于「地板时间」。(虽然,为孩子阅读的确是一件常被肯定的亲子活动!)
    •如果孩子想要砌一座高塔积木,希望你帮他组合所有的积木,你还是得让他主导一切动作。如果你能响应他的指示,那么就已经跟他互动了;如果 你只是帮他砌好高塔,其实你根本不是在跟他互动!
    •如果他甚么都不做,只是呆望着窗外,请跟他一起看,并说出你看到的是甚么;看看他是否也会告诉你或指出自己所看到的东西。你可以兴奋地指着小鸟、嘲笑快步走过的汪汪狗、模仿驶过的汽车引擎声等,利用不同的肢体动作、喧哗声以及面部表情,将观察转换为一种共同的活动。有时候可以让孩子采取主动,而不是一切都听你的或根本不理你。如果没有办法一起注意外面的事物,也可以拿几张家庭相片或卡通贴纸,贴在窗户玻璃上一起观赏。如果孩子拒绝或动手撕掉,那么互动也就开始了!
    •如果你一靠近,孩子就闪躲到房间另一端,那么就尝试把他的闪躲转换成一种游戏,喊着:「准备好了吗?预备、跑!」自己也跟着跑到房间另一端,只要孩子持续闪躲,你就继续这样的游戏吧。
    •如果你一靠近,他就走开,把他的逃避转换成互动。以游戏的方式告诉他:「你逃不掉我的手心!」或「我要先到达你的位置!」或「我是猫咪,要来追你这只小老鼠!」即使孩子听不懂你的话,你的动作也能有助于继续两个人之间的互动对话。试着不要觉得被拒绝,反而要尝试把他的躲避视为是促进互动的一个机会。
    •调整自己以配合孩子不同的发展层次,有需要时,可以利用较长时间来与孩子建立注意力、参与行为以及双向沟通。当孩子准备就绪后,就可以利用各种概念来进行假想游戏及讨论。
    •不要敲打、破坏或伤害 这是「地板时间」的唯一规则。孩子要玩甚么都可,只要他愿意遵守这项基本的条件。如果他变得异常兴奋,你可以安抚并让 他冷静下来。如果他出现暴力行为,你可以紧紧抱住他,一方面让他知道这样 的行为不被允许,另一方面又同时帮他安顿好自己。 

4. 策略

    •跟随孩子的带领及参与其中:无论你们做什么,只要是孩子作主动引发的活动便可。
    •持续的跟随。
    •把孩子表面上是随意的行动,看作是有目的和有意思的,并附以新的意义来回应,好使它们成为有目的性的活动。
    •帮助孩子完成他们想做的事情或动作。
    •尽量站或坐在孩子的前面。
    •投放时间在孩子所引发或模仿的活动上。
    •参与孩子的重复性游戏。
    •不要认为他逃避或说「不」是拒绝你。
    •扩展、扩展、扩展 − 装作无知、做出错误的动作、跟随孩子叫你所做的、介入他们所做的,以任何行动保持与孩子的互动关系。
    •不要打断或改变孩子正在互动的主题。
    •坚持孩子要有回应。
    •运用感知肌动游戏,例如:弹跳、搔痒、摇荡等等,来引发乐趣。
    •可运用感知玩具作因果关系的活动,例如:把玩具收藏,然后如魔法般地令它再出现;刻意掉下有铃声的玩具,让孩子听到钟声;将一片羽毛慢慢移近孩子,直到使他感到搔痒。
    •玩婴儿游戏,例如:躲猫猫、追逐游戏或「小明」游戏。
    •持续有乐趣的行为,不要打断这些经验。
    •运用手势、语调和身体语言来夸大你说话及行动时的情绪。
    •尝试接受孩子的愤怒和异议,协助孩子把它转化为正面的情绪。
    •帮助孩子运用手势及解难方法,去处理焦虑(包括:分离受伤害、侵略、遗失、恐惧等等)

5. 训练时间

    有特殊需要的孩子通常每天都要进行多次的「地板时间」。家庭成员、朋友、照顾者或同学,也可以成为「地板时间」的一分子。当进行「地板时间」时,你需要保持镇定、有活力和喜乐的心情,因此你要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切勿进行超乎自己能力范围以外的活动。不过,很多父母会发现,他们自己的能力会因不断练习而扩大。「地板时间」的进行次数越多越好,但要根据自己的时间表、帮助者的人数和孩子的困难而厘订进行的次数。对于大部份的孩子,尤其有严重问题的孩子,「地板时间」的理想次数和时间为每天六至十次,每次20-30分钟。一般而言,每天一、二次的训练密度是不足够的。
    父母可尝试建立「地板时间」为日常生活程序的一部份,否则,其它的需要或家庭杂务或会取缔了「地板时间」。其实「地板时间」可于任何时间进行,例如:上学或上班前后、饭前饭后,或者洗澡前后等。
    通常可以一家人一起进行「地板时间」。这样还可以帮助兄弟姊妹与有特殊需要的子女建立有建设性和正面的关系。由于兄弟姊妹能同时得到父母的注意,他们亦会感到被重视。每个孩子都可在「地板时间」中作领袖,其它人则可以作辅助角色。你要跟从领袖的兴趣,但其它孩子都会参与在互动中。
    尝试每星期与那些跟你孩子有接触的人分享经验,讨论有关进度和所遇到的困难,同时亦可分享新的意念、玩法,讨论挫败和担心,并重整目标,这样,各人便可以互相支持和鼓励。
    最重要的是,你可以在「地板时间」以外使用「地板时间」的原理。你可选择在晚餐、穿衣、驾车或临睡前与孩子交流,这样可加强孩子和你的关系,改善孩子的社交情绪发展。请注意,训练的关键在于:()加强孩子自然情感的表达和意向,有需要时,可制造情景来提升情感、喜悦的交流,以及多功能和有目的的行为;()继续发展有目的的行为和扩大沟通圈;()提升孩子的情绪发展阶梯,包括:专注、关系建立、双向沟通表达、行为互动至复杂的模仿、假想游戏,以抽象意念、有逻辑的对话和有层次的思考方法讨论问题。 

6. 四个目标

    「地板时间」主要针对四个目标,而这些目标并不是与那六个发展里程碑(孩子 发展沟通、思考和建立自我意识的阶段)完全等同的。因为在学习过程中,有些里程 碑是会自然地重迭的。虽然如此,每个「地板时间」的目标都是有助孩子去掌握特 定的里程碑,并与这些里程碑有直接关联的。
    目标一:促进专注及亲密联系
    当你的孩子在探索世界的同时能保持平静,他也应该开始对你产生兴趣,因为 对他来说你是最重要的。你俩也会努力保持共同的专注和吸引(投入感)。你的目标 是令孩子能与你协调和享受与你在一起。(这目标能帮助发展里程碑一和二。)
    目标二:双向沟通
    接着,你将要帮助孩子学习打开和结束沟通圈。开始时可能是一些细微的面部表情和眼神 ─ 一段没有字词的「对话」。借着手势动作式的「对话」,你能帮助他 建立互动、逻辑思维和解决困难的能力。你的工作是要促进孩子利用他的情感或情 绪、手、面部和身体动作来传递期望、需要和意愿等讯息。逐渐地,你要尝试协助 他在一个复杂、并要解难的「对话」中打开和结束很多的沟通圈。(这项能力符合里 程碑三和四。)
    目标三:帮助表达及加强情感和想法的运用
    现在,你的孩子可以开始学习透过口语和假想玩意中表达自己的情感或意图。你的目标是鼓励孩子从话剧和假想游戏中表达自己的需要、期望和情感;你也能逐 步协助他运用语言来表达这些意念。(这目标与里程碑五相应。)
    目标四:合理的想法/合乎逻辑的思维
    最后,你可以扶助你的孩子去把他的情感和想法连接起来,以致他能更合理地明白四周的事物。(这能力与里程碑六相应。)

本文来源:北京孤独症康复中心(http://www.bjgdz.com)转载请说明出处:http://www.bjgdz.com/ 本文来源:北京孤独症康复中心(http://www.bjgdz.com)转载请说明出处:http://www.bjgdz.com/